您好,欢迎光临支付宝付款|银行汇款|同城面交!
※  在线讨论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支付宝付款|银行汇款|同城面交
支付宝付款|银行汇款|同城面交
合肥靓号网(www.anhui10086.com)是安徽合肥移动网上选号平台,是国内网上最便利的淘号选号、配号平台之一。手机靓号网提供全球通手机靓号,动感地带靓号,神州行靓号,4G手机靓号,各类移动靓号买卖交易服务,是专注于客户移动号码转让买卖交易一站式体验服务推广的通信增值业务整合平台。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234号新东太通讯商城一楼B015柜台 电话:13966729222
合肥支付宝付款|银行汇款|同城面交 > 合肥通讯新闻 > 合肥一个移动公司员工的内心告白!讲出了许多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移动公司员工的内心告白!讲出了许多人的内心世界

来源:合肥靓号网 | 2014-6-17 20:58:26 | (分类:移动新闻))

                                                                           

我本人在某二三线城市的移动市公司。别的不说,就在今年,在我认识的同事中,已经有近十位选择辞职,其中不乏工龄较长且工作能力独当一面的骨干员工。辞职的同事有考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有去本地区其他单位比如银行的,有自己创业的,有转型去陌生行业的,也有去北上广探寻的。

他们从移动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认为性价比太低。虽然移动公司秒进斗金,但是公司内部管理杂乱,加之上级KPI考核完全没有理性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导致各部门无用工作做的很多,表现出来的就是移动工作很忙。

移动内部部门职责划分混乱。举个例子说,营业系统(行话叫做BOSS),其网络的线路由A部门负责,交换机由B部门负责,承载业务由C部门负责,具体的维护可能又由A外包给了D公司。等这个玩意出了问题(比如说某一段的线路出了故障导致某些营业厅网速慢),分管领导也不知道下面具体是怎么分工的,瞎抓C部门去解决。而C部门压根就不管传输上的问题,然后找B,B查了设备说没问题,C再去找维护方D,但是D又归A管,不听C的,C再去找A,A却说领导没找我,不关我事。最后一个皮球踢了一天,还不知道这个皮球应该踢到哪里。本来很简单一件事情,却要拖很久才能搞定。移动之所以管理混乱,主要原因是公司自组建以来,虽经历了多次转型沿革,但是部门越来越多,部门分工反而越来越模糊。大国企的弊病没能祛除,反而积重难返。

移动的工作压力很大。当然,这个主要是磨时间,并不像互联网的研发需要思考各种各样的架构代码。移动的工作不用动什么脑子,只要按部就班,可以说多数工作技术含量为零。压力大主要是因为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很不切实际。

移动内部的考核指标各种各样,没有你不敢想的,只有你做不到的。很多考核,除了折腾以外,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举一个经营方面的考核吧,比如这个季度市公司要求A县发展2000条宽带。按理说,2000条完成了,该收的钱收到了,就应该完成考核了吧,正常人的思维应是如此。但是,在移动,不是这么看的。你到2000个用户家里装了是没错,每个用户的钱都收到了也没错,但是我还要考核一下你们发展的宽带的质量,比如看看这些用户每天会不会上网,每天上网多久,吃饱了没事干,再看看这些用户的手机号码会不会欠费,通话情况如何,是新入网的还是老用户。之所以考虑这么多维度,主要是为了防止下级单位搞了小名堂。呵呵,如果任务量可以温柔一点,谁会动这个歪脑经啊,搞小动作也是要成本的。公司一方面想发展用户,人家好不容易发展了一些,却还要核查一下是不是真的发展了,如此缺乏信任,这难道不是前后矛盾,公司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移动的不少考核指标,已经脱离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举个例子吧,我所在的地区,每年春节前后返乡的农民工大概是25万,这个是省级官方媒体的数据,绝对准确。但是公司要求在春节前后卖出40万张回乡卡。理论上,回乡卡不一定要卖给返乡人群,但是毕竟40万远远多于25万,何况并不是每个回乡的人都需要换一张新卡,所以40万这个数字早已过饱和(过饱和的任务,理论上来说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完成了,那么其中一部分号码不出问题才怪)。这个任务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如何完成这个指标,怎样指定营销策略,如何分配指标给下级单位,怎样考核下级的经营单位,放出去的号码出现欠费怎么办,这些号码出现垃圾短信怎么追查,这就需要做分析的人写各种材料。一篇精美的PPT写好了,领导一看觉得要改进,然后又修改,反复循环,到了晚上11点,领导说,哎,明天再改吧,然后天天重复,持续一个月天天加班到深夜都不奇怪,甚至周末节假日都不能幸免。因此,移动很多人连法定的年假都没机会请。再倒霉一点,好不容易休个婚假,休了个一两天还被回单位加班(哼,大喜的日子被抓去加班,会恨你公司一辈子的)。

因为移动是这样的做事方法,使得内部有个默认的规定,手机必须7*24开机,如果在非工作时间没及时接到工作电话,后果可能很严重。运气不好一点,仅仅因为在晚上1点没接上级的电话,这个月的绩效就拜拜了。实际上,对于非网络设备维护者来说,哪里有那么急的事。如果网络坏了,导致一个小区的用户不能打电话,这个倒是十万火急。

在移动做事,你会觉得很累,这种“累”不是脑力或是体力的累,而是“心累”。在每一天的下午5:30,你不知道半个小时之后的6:00能不能够按时下班,因为5:50的时候,可能有个临时的会议要你去参加,开完会可能7点钟了,你可能还得根据会议内容整一份材料,9点才能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无法预料到领导会不会突然来一个电话把你召唤回去;晚上12点你已经在做梦了,部门领导来一个电话,搞不好你就得到办公室做公司领导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看的临时材料;周末节假日你或是休息、或在游玩、也许在约会,单位来一个电话,没准你就得立马回公司。在移动做事,你很难安排自己的私人时间,因为这里的工作时间没有什么规律性。在移动,永远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上午8点,你肯定要上班打卡签到,至于晚上几点钟能走,呵呵,六点、七点、八点、九点、十点、十一点或者第二天半夜,都是有可能的。

一个公司,员工常年不能按时下班且没有加班费,却要硬性规定上班时间,这是在耍流氓。公司少数人加班,很可能是这几个人工作效率低下;公司多数人加班而且加到很晚,那百分之百是公司的甚至整个行业的管理策略在走斜路,而且是很斜的路甚至是调头的路。

因为考核所致,公司领导特别重视短期效益,因此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每日经营数据通报,有短期的,也有季度的,相关部门的同事,光是做这些通报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说一个短期效益的具体例子。比如今天某个校园区域用户通话平均时间比上周的少了几个百分点,然后公司领导就要召集给多个部门的领导开会,而且第二天就要分析材料,但是开完会估计就到下班时间了。部门领导开完会之后还要布置部门内部分析材料的编写,然后就如上文所述,这些材料就要抓人加班完成,往往要折腾到深夜才能弄出来。等忙完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除了word和ppt,其实什么有用的事情都没做,相关的数据又自动恢复到了所谓“正常”的水平。大家心里都明白,在竞争环境下市场是不断变动的,移动在很多地方已经占有了手机用户的75%,基数越大允许的变数就越大,且样本数越大,其行为更加不可预测,因此每天有个小波动都是极其正常的,但是领导不这么认为。因为考核压力实在太大了,业务稍微有点下滑,他们都会担心影响自己的业绩。

同样的,为了完成考核,移动以及其它运营商都有“全员营销”。比如时不时的给所有的员工(对的,所有的人,包括和市场营销从来不沾边的技术人员)下发任务,比如说一个月要卖出去多少宽带,多少终端,多少充值卡等等。有的任务是完成了有奖,完成不了无所谓,有的就是完成不了就要扣年终奖。如果一个都完成不了,年底被扣个几千很正常。更变态的时候,公司会“发”给你几十张手机卡或者几台手机(其实是强行卖给你的,只是价格会比市场价低,比如50元的手机卡只卖给你20元),然后你就周末节假日找地方摆摊做路演吧。卖出去了,得到的钱就全是你的了;卖不出去,那些手机卡和手机就是你的了!

对一般人来说,全员营销是很难完成的。如果完成了,则意味着我有很多朋友,我的朋友们每年都要换一个手机,每年都要换一个手机号码,每个月要充很多话费,每年都要搬家安装新的宽带……好的,再假设我真的有这么多热心且有钱的朋友,他今年为了帮我完成任务,把去年的手机号销户了,换了一个新的手机号,对公司来说,开了一个新号码,但同时也废了一个旧号码,用户数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是全员营销对公司业务量的提升能有多少呢?我们再假设一下,一个中等大小地级市的移动,连带附属的县公司,一般是1500-2500员工左右,平均每个人每年额外卖了10个号码出去,加起来也就2万个号码,对一个百万以上移动用户的地区来说,用户提升量也就在1%-1.5%左右,且不考虑很多亲友帮忙完成的任务,属于低消费的(往往每月只有不多的通话次数,用几个月就抛掉),对公司收入的提升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关于全员营销,公司领导的看法是“让所有人体会到竞争的激烈”。没错,身为公司的一员,关心一下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应当的。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职责之外,利用自己的交往圈发展用户,也是可以的。但是移动现在是让所有的员工一窝蜂搞营销,不能完成任务还要扣罚,一年动辄扣掉几千,这样就太过分了。良性且高效的管理模式应当是让每个员工各司其职,比如说做网络的就专心搞网络,做市场的就安心做市场。让做维护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余还要去小区摆点,去校园宣传,同时又令做市场的配合网络的测网速,这叫什么事?这样的管理,简直是瞎指挥!

也许是因为企业结构太大了,领导们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过一线。我这里说的一线,指的是公司自己经营的营业厅。公司虽然常常说,要重视一线,然而,这种“重视”,却下各种任务。公司对自己开的营业厅的管理相当混乱。有的时候,因为“就近”,这些厅店由所在的区县分公司管理,有的时候,为了“集中”,又全部由市公司市场部一管理。这种“灵活创新”的最终结果是在平时,市场部要给厅店下任务,同时区县也给厅店下任务。双重任务导致了很多一线人员,如果完成不了当天任务,根本不能下班。他们白天在前台坐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做“外呼”(即采取鸟枪法,呼叫大量的所谓目标用户,看有没有对业务感兴趣的)。与此同时,因为任务重,扣罚变得更严格,一线人员做的事情更多了,拿的钱反而更少了。经过各种扣罚的“洗礼”,很多营业员一个月到手加起来就1000元左右,说出去真得"吓"死外行业的人。这么搞最明显的恶果就是,一线人员,包括营业厅经理的大量辞职,同时新招收的营业员对业务不熟悉,常常出现办理差错,极大地影响了客户感知。对一线这样高压管理,虽然说在短期内可以把业务量冲上去(即前文说的“短期效益”),但是从长远看,是极其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线正如高楼的地基,把地基的成本扣下来给楼房加层,楼房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了,但它撑不了太久,就要出现结构性的大问题。

领导们也明白,很多员工内心对工作是有抵触的,因此他们经常向大家宣贯:你们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打赢电信和联通,我们不能看着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地盘肆意掠夺,只要我们赢了,以后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呵呵,这么洗脑太没水平了吧。首先,应当站在公司角度思考问题的,是领导们啊,我们底层的员工,没有相应的资源和人脉,根本达不到这一高度,即便思考出了东西,也不会被当一回事,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次,一天到晚把注意力投向电信和联通,那只能说领导们的目光太短浅了。前文已说,国家是让三家运营商均衡发展的,三家人本质是一家人,移动和所谓对手发展的好与坏,都被国家调控着,做的小可以扶你一把,做得太大,就要踩你一脚,这些格局,并不是区区一个地市级别的移动公司就能改变的。移动都被电信和联通“掠夺”6年了(从3G牌照发放起计算),收入和份额不还是年年增长吗?和对手的对抗,我们年年都赢了,为什么压力还是越来越大?“赢”了,其实更没好日子,今年做的好,明年就会被要求做得更好,这样一年更比一年难。

诚然,为公司奉献是每个员工的责任,但是奉献可以不是无私的。我奉献了,我就应该有所得。在移动一般是没有加班工资的,除非是法定节假日的网络值班。移动不会特意让你“加班”,只会布置很多的琐碎事情给你,然后说明天一大早公司例会就要,这样你就不得不加班,但是并没有“强迫”你去“加班”。对员工来说,自己有私人生活,有妻儿老小,这是一个自然人最基本的人权,如果长期因工作缘故无法顾及家庭,甚至夫妻一天除睡觉外的见面时间不到一小时,那么企业的管理模式就太令人寒心了。目前的移动,对员工鲜有人文关怀,这一点给大家的感觉非常不好。企业越做越大,用户越来越多,收入年年增长,员工却越过越苦,人才大量外流,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公司上下所有管理者深刻的反思!

大家心里都明白,移动的工作节奏根本不需要这么快。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企业尤其是中国移动这样的大型央企,其效益好坏更主要得看国家政策。遥想10年前,移动刚开始做通信业务,凭借一张无敌的的GSM网络以及国家给移动大好的市场环境,用户想买个手机号都要彻夜排队甚至托人找关系。而后来到了2008年3G牌照发布的时候,国家为了照顾同胞兄弟电信和联通,给了移动一个鸡肋的3G网络TD-SCDMA以及实力不怎么样的队友铁通,直接导致移动现在的3G和宽带发展艰难,这种政策和技术上的弱点并不是靠全员营销、通宵做分析以及全天候在小区街道摆摊设点就可以改善的。

再顺便说说,当时2008年电信买CDMA2000的牌照时,是中国移动集团给他付的钱。呵呵,底下的人累死累活拼市场份额,在校园营销搞恶性竞争,为了区区几个学生用户,三家运营商不惜大打出手以致警察出面协调;对于高层来说,大家却是一家人,资源互相借用一点都是尽可的。不得不说,这种怪象的出现,是整个中国移动的悲哀和耻辱。

总而言之,移动特会折腾,而且做的很多事情毫无成就感,完全是为了虚无飘渺的考核数字。公司里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是没人敢点破。

说到待遇,这可能是大家更为关心的,相对来说,移动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还是比较规范的。光从数字上看,正式工还行,不计年终,岗位最低的正式工一个月到手在4.5k以上,包括年终,一年下来到手6w以上,岗位高的普通员工的一个月可以拿到八九千,在二三线城市算还行吧。移动也有“派遣工”,岗位高一些的和正式工几乎没有差别(即“同工同酬”),岗位很低的一个月1500不到(如果完成不了任务扣钱,可以扣成负数),但是工作强度和正式工没有区别。低岗位低工资的员工,离职率是最高的,有的班组,比如营业厅和做基站维护的,基本是每隔半年,换一大批人;再过一年,几乎一个“老人”都不剩了。

移动稳定,收入尚可,但是性价比就这样吧。当然,有如上弊端的企业,肯定不止中国移动一家。移动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一个企业,它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为民用通信的普及做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求职者来说,进入一个企业或是行业之前,他很难对其有全面的认识,等到进去之后再发现“原来XX公司这么坑爹”,已经晚了。所以,抱怨之余,只能暂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知道,自己在说公司的不好,还有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挤破脑袋想进来。恩,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阅读(1743) | 相关标签: 移动公司的工资怎么样 移动公司效率如何 移动员工工作环境 移动公司员工收入

热门新闻